“各位师傅请看此断口:内里铸铁为芯,性刚,承力之骨也;外层裹铜,性柔,纳力之皮也!”
他拿起一块小铁片,用力掰了掰,铁片纹丝不动,却发出脆响:“寻常铁炮,便如这纯铁,硬则硬矣,却少了些回劲。
若炮膛内药发之猛力骤集,便如以石击卵,稍有些微砂眼、应力,便要崩裂——此乃往日炸膛之根由!”
又取过那薄铜片,以指弯折数次,铜片弯而不断:“铜则不然,其性柔而有韧性。咱这铁芯铜体炮,妙就妙在‘刚柔相济’!”
他指向炮身,语气愈发笃定:“药发之时,膛内雷霆之力,首冲铜层。这铜皮先受其力,柔化之,再散于全炮。
如此一来,铁芯所受之力便缓了几分,且匀了几分,不致于一处受力过巨而崩裂。”
“更有一层,”他加重了语气,“铜善导热。炮内药火之烈,可借铜层速散,不使积于一处而烧炙铁芯。铁芯不受骤热,铜皮缓其猛力,这炮身自然稳如泰山!”
一番话,以工匠们熟稔的“骨”“皮”“刚柔”作比,却又句句落在器物特性与受力之理上,既通俗晓畅,又透着股子格物致知的道理。
张老头恍然大悟,拍着大腿:“原来如此!妙!妙啊!主事!您这法子,神了!简直是鲁班爷再世!”
旁边另一位负责材料的工匠也忍不住插话,脸上带着精明的笑容:“主事,还有这用料,省大发了!铜多金贵啊!咱这铁芯铜体的法子,比造纯铜炮,足足省下四成的铜料!”
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文窗小说;https://www.hotpotexpo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