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世,打黑工那会,生意最好的时候,李多鱼一个人一天能烤上千条的鳗鱼,是名副其实的烤鳗仙人。
李多鱼耐心讲解着烤鳗鱼的注意事项,什么时候刷汁,什么时候收汁,烤到什么程度才算烤好。
结果,李多鱼发现,这个年代的工人真的非常有灵性,悟性也很高,且很积极的那种。
经过一下午的尝试,差不多就掌握了烤鳗鱼的核心技巧,而李多鱼则趁她们练习的时间段,熬制了大量的蒲烧酱汁。
一条人工烤鳗鱼生产线正式运转,李多鱼则在现场当起了质检员,负责整个生产线的质量。
而李多鱼跟水产加工厂签的协议是:一条流水线的场地租赁费为一百元。
一条鳗鱼的加工费为五分,
包装费一毛,
每个包装袋的彩色印刷费为两毛。
李多鱼计算了下成本,发现场地、人工都很便宜,反而包装和印刷这块吃了大头。
毕竟在这个年代,一个城市里面,印刷机还真没几台,更别说能在塑料包装袋印刷的机器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