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第三个大厂房,月产能也是一万片,要十一月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好,没问题!”胡老双眼放光:“四月份交付第一个小厂房,我们引入设备,加上调试需要三四个月,这样七八月份就能试产,顺利的话,一旦试产成功,年底就能量产40纳米。若是试产失败,再调整,明年上半年也能量产40纳米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很好!”王逸心情大好,四十纳米已经实现了自研,实现自产也前途可期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胡老,这些资料我留给你,还有这是晶圆厂建设总工和相关负责人的联系方式,你安排人和他们接洽,谈好下个月交接和设备入驻的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胡老喜上眉梢,郑重地接过资料:“放心,王董,明天我亲自带人过去!”

        虽然只是星逸半导体的第一座晶圆厂,但起步就是最先进的12英寸,胡老觉得已经非常难得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好!”王逸点点头。

        不出意外的话,这座晶圆厂明年将全面量产40纳米,月产能2.5万片晶圆。

        快充芯片C1这类低端芯片比较简单,一片晶圆能切出一千多枚C1芯片。

        月产能2.5万片晶圆,也就是2500万枚C1芯片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年就是3亿枚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