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常少卿王淮写文章抨击理学使得士子书生多事虚文,能文者多,知道者少,读书不见于用。
国子监主簿郑丙上疏称“近世士大夫有所谓道学(即理学)者,欺世盗名,不宜信用”。
已然拜“木易先生”为师的太学生陈贾,公开写文章抨击“近世士大夫有所谓道学者”,表面上“以正心诚意、克己复礼为事”,其实不过是“假其名而济其伪”。
一时间,理学成了过街老鼠,人人喊打。
赵瑗见状,顺势接受了这些大臣的意见,决定斥理学为“伪学”,从此严禁传播。
沈该觉得对于一门学术进行批斥倒没什么,但是以朝廷的名义禁止,似乎有些太过,便想为理学辩解一番。
可赵瑗回答他说:“道学岂不美之名?正恐假托为奸,真伪相乱耳。”
终是正式下诏,禁止传播理学了。
赵瑗还亲自为苏轼文集作序赞扬,并追谥苏轼“文忠”、苏辙“文定”,再赠苏轼为太师。
这就更进一步推动了蜀学的发展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