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,在此事发酵的时候,杨沅这个始作俑者却全然不知。
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~~
杨沅正在研究官田出售问题。
宋朝的官田,主要来源是折纳、抵当、籍没、户绝等田,以及天荒、江涨沙田、弃堤、退滩和江河湖海滨涂地等等,数量相当庞大。
但是这种官田就是国营农场,由于管理、经营不善,又有官田管理的官吏们徇私舞弊,以致于屯田和营田的收入甚微,有的甚至得不偿费。
所以从赵构还没死的时候,就有官员建议出售官田为民有,进而减轻朝廷负担,还能增加税赋。
对于其中利弊,杨沅当然是不用调查也清楚的,他毕竟是过来人。
因而他正在统计朝廷的官田数量,每年对官田的支出和收入,以及出售官田的利弊得失。
他习惯用详实的数据说话,这更有助于说服官家。
当然,你让他用团锦簇、气势高昂的金句来写奏章,他也确实露怯。
杨沅因为正忙着这一摊子事,再加上他的名声改观的还不是那么彻底,门下省里的官员们与他只谈公事,有什么闲话也不找他聊天,所以杨大官人竟是全不知情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