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长女子闻言,脸上的表情变得肃然,说道:“米粒之光,怎可与皓月争辉?方文天何德何能,能与这传世之词相较?”
“传世之词……”曾醉墨樱唇微张,脑海之中,像是有一道闪电划过。
那无理的家伙,诗才居然高到这样的程度了吗?
“此诗若是流传出去,怕是我景国的才子文人,无论何时何地,只要举杯浅酌,便少不了要吟上一句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……””一年轻女子的美目中浮现出迷离之色,喃喃的说道。
几位才女的表现,并不出乎李易的预料。
要知道,这首《月下独酌》,即便是在诗仙李白的所有作品之中,也算得上是精品中的精品,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”,更是流传千年的绝句。
李白是谁啊,那可是站在古代文坛巅峰的存在,随便一首诗扔出来,也是足以吓死人的!
宛若卿俏脸上也有抑制不住的激动,听得一句残诗,她心中只是猜测,这位公子,应该是有些才情的,但也从未想过,对方的才情居然高到了此等境界。
抛开她的个人情感不谈,这一首诗的水平,已经足以和那《鹊桥仙》比肩。
当然,宛若卿的心里面,还是要偏爱《鹊桥仙》一些。不说她和那首词的渊源,在景国,诗词发展至今,由于种种原因,词比诗要更加繁盛一点,更受众人钟情。
至于诗,在前朝时期的确盛极一时,但这百多年来,景国的文人墨客,还是更偏爱于作词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