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际上拍的是陈浮生和奶牛相依为命的一场两句台词的镜头。
之所以这样安排,是这场戏比较简单,一遍过的话,相当于开门红,可以图个好彩头。
当然,哪怕这场戏很简单,陈浮生也有信心演好,还是需要先空镜排练个几次,确定没有问题和瑕疵之后,摄影师才会打开摄像头。
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这个年代拍戏用的是胶卷摄影机,可能不少人都听说过胶卷很贵,但这都不是关键。
关键是一部电影的胶卷并不是无限的,它是有限的,以他们《斗牛》剧组为例,因为该片计划拍摄的时长是120分钟,实际可能没那么长,但峨影厂还是按照1:3的比例给他们配备了360分钟的胶卷,同时在这个比例上,大导演可能会有些特殊,反之,一些不被看好的戏,可能还拿不到3倍电影时长的胶卷份额。
正因为胶卷很珍贵,所以后来有个叫姜炆的小子拍戏经常浪费胶卷,才会在行业内遭人诟病。
“我觉得差不多了,下一遍开镜吧。”
又排练了一遍后,陈浮生对韩弎坪建议道,因为他怕继续排练下去,他反而找不着状态了。
“可以,那准备一下,下一遍正式开拍。”
韩弎坪其实也觉得差不多了,将越凑越往前的一堆围观群众赶远了一点后,见演员和摄制组都望着他,于是果断下令道:
“《斗牛》剧组正式开机,场记打扮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