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52章坦克炮与机关炮的对射(3)
他们报的并不是传统的炮兵观测手所报的海拔高度、经纬度、直线距离等炮兵所需要的射击数据,而是用刘浪从未来带来的网格式炮击参数报数法。
就是将通过侦察兵将整个战区绘成一张整体的军用地图,军用地图上画有网格并编号,先用字母分割纬向,再用数字分割经向。比如旧关前线800米至1500米位置都为J11,5000米至6000米为J1,以此类推,几乎娘子关前线所有位置都在这个方格范围内,但因为地域的关系,这个方格很大,是无法精确定位目标的,于是在大方格内再纵横画10格,把网格缩小100倍,每个网格用2位数字表达,如整个旧关前线800至1500米,宽度为1400米上百万平方米的区域都在J11这个方格内,再细分每一个方格就是上万平方米,如此这样将网格多次划分,每次网格缩小100倍,多加2位数字表达,一直到可以精确到百平方米表示为止,无论是山坡还是迫击炮,都可以对长宽不过十米的区域进行有效的杀伤。
这样字符窜比较长,每次炮兵作战的地方相对固定,肯定在某个大方格内作战,实际还可以把大方格的代号省略,只报最后几位数字就可以了。实际上炮兵地图也是这么表示的,这个地图是作战以前早就准备好了的。
整个大战以前,工兵和步兵们拼命的在构筑工事,炮兵们除了选好炮位和构筑炮位工事以外,所有的炮兵观测手们就是在忙于这个网格化工作。
炮兵作战时,观测手只需要观察和计算目标在哪个小网格内,然后把目标信息和目标所在的网格数字报给指挥员,指挥员迅速查看数据表找出相对距离和射击参数参数,将命令传给炮兵们,炮兵们则根据各类射击参数调整炮口开始发射。
这样做,既提高了准确性又大大降低了炮兵们调整炮口的时间。
在日军步兵炮开炮没超过一分钟,许久没发言的独立团82迫击炮开始反击了。
射程高达2500米的82迫击炮炮击1300米左右的日寇炮兵阵地不要太轻松。
在刘津佐的命令下,8门迫击炮一口气砸出去了近80发炮弹,平均每门炮干出去十发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