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卖干货的渔民,大多都是搞传统养殖的,在村里属于那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家庭。
其实,他们家之前也跟这些村民一样,虽然有很多海蛎田,可每年的收入就是几百块。
一旦遇上天灾,倒贴钱都是有可能的。
家里人一般也都要讨小海和补渔网来增加额外的收入,而那些不好的干货。
这些渔民回去后,肯定舍不得扔,十有八九会收起来给自己吃。
而也正是这种勤俭节约的习惯,给他们的身体留下了隐患。
而这一切的根源。
无非就一个字,穷。
有钱的渔民,好的会留下来给自己吃,没有钱的渔民,一有好东西立马就会卖出去,吃的都是边角料。
作为一个“过来人”的李多鱼,唯一能帮助他们的,就是大方向让这个村这个岛变得越来越好。
李多鱼在码头整理烟花时,没想却发现了一封牛皮纸的信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