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船并不是出海捕鱼,而是去进货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几年对尚峰镇的渔民来说,是最为疯狂的几年,每個人都红了眼。

        农民有地不耕,渔民有船不捕,工人辞职下海,但凡有船的,全都干起了走货行当,镇上的大街小巷都在贩卖各种舶来品。

        大的有:进口汽车、摩托车、电冰箱、电视机、洗衣机、缝纫机。

        小的有:手表、收音机、两用机、三用机、磁带和各种款式好看的布匹。

        贩卖的种类五花八门,比当时的百货商店还要让人眼花缭乱。

        据统计,在尚峰镇走货的巅峰时期,一天里,就有三千多辆外来车辆来镇上进货,大街小巷,每户渔民家中都摆放着这种进口货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此繁华的景象,也让尚峰镇一度有着“小港岛”之称。

        可这些都与李多鱼无关,在那个大时代下,他非但没能富起来,反因走货,投机倒把成了阶下囚。

        而转折点就是今天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