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市场上基本上是卖方市场,什么东西只要一拉到集市上,瞬间被居民旺盛的消费能力抢购一空?

        因为以前是物资匮乏时代,大家手上有钱却买不到东西,都得凭票供应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这几年手上的粮票什么的,应用的越来越少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市场上的货物也逐渐充足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就有可能造成一家公司,从别的公司那里收到了货却卖不出去的局面,卖不出去,再加上这年头有的公司还用假冒伪劣产品坑害消费者,比如几年前知名的温州鞋事件。

        生产的鞋子穿一个星期就会开底,被很多消费者戏谑地称为星期鞋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这种情况之下,生意肯定不如刚刚开始改革的时候那么好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账款收不回来,几家公司之间又都是赊账的方式,就这样造成了社会上很严重的三角债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因为是三角债,就因为前几年生意实在太好做,一窝蜂式的下海开工厂,所以这几年消费品产能过剩。

        要是有谁是大客户能够一口吃下的话,哪怕冒着三角债的风险,也有人愿意把货赊出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其实这些新闻稍微翻翻报纸就知道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