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承乾问道:“爸,为什么,我不懂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高柏道:“权力的本质是平衡,所以古代帝王和皇太子有两种相处模式,要么帝王与皇太子一体,以令人惊艳叫绝的权谋,完成朝臣派系之间的平衡。要么以太子和诸王为媒介,以储位饵料,进行权力的平衡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第352章承乾的恐惧

        李承乾道:“那个人,他选择了后者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高柏轻轻一笑,温声道:“权力过于集中,就是一种暴政,平衡,更能使权力发挥其社稷公器的作用。太宗皇帝的出发点没有错,只是在权力制衡的过程之中,掺杂了他的个人情绪,心中有了偏见,实践有了偏向,平衡被打破,就一发不可收拾,完全脱出了帝王的掌控。

        平衡,是权力运行的释然,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,换作任何一个皇帝,都要去考虑这个问题。制衡,是平衡权力的必然结果。个人意志无法改变权力平衡的本质,却会影响维持平衡的过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所以,爸爸觉得那个人他没有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高柏沉默片刻,道:“你的经历,很大一部分原因,源于太宗陛下在权力平衡的过程中,掺杂了个人情绪。可是小明,是人就会有情绪,不将情绪代入工作这个很难。太宗陛下的错,是人性的弱点使然。

        太穆皇后生元吉,因元吉貌丑就弃子不养,元吉长大之后,残忍成性,高祖皇帝也没有善加引导。李唐从高祖皇帝始,就带着些许病态,扭曲的成长环境,注定了他的性格会存在某些缺陷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当李泰说出杀子立弟的时候,他不仅没有觉得可怕,还以此作为立储李泰的筹码。《唐会要》记载:泰昨入见,自投我怀中云‘臣今日始得与陛下为子,是更生之日,臣有一孽子,臣百年之后,当为陛下杀之,传国晋王。’父子之道,固当天性,我见其如此,甚怜之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