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那位刘公公是大内的中官,太子身边的红人,虽然目前无权无势,却甚受太子倚重,况且他是圣上钦点的内官监军,指谪他不免有暗谕圣上用人不明之意,所以更是无人弹劾他的过失,这一来所有的罪名,旁无责贷地压在了他的肩上。

        何参将原先以为顶多判他个贪功冒进、为敌所乘的过错,大不了削官降职便是,後来见原本对他还有些善意的大牢狱官越来越是冷淡,再後来连家人探视也不准了,这才觉得不妙,三弟用银钱贿赂了狱中看守,偷偷进来见他,他才知道半个京师的官儿现在都卷入这场议罪案中。

        何参将顿时心灰意冷,他在官场多年,如何不知道官场的规矩?这件事既然闹得这麽大,议罪的结果必然形成一个Si局,要解开这个结,那麽十有要拿他这个替Si鬼开刀,一了百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何参将含泪嘱咐三弟不必再在京中活动、白白浪费银钱,要他速速返乡照顾老母,又凄然要他多备一套棺木,对他言道:“老母卧病在床,我身为长子,不能在身前尽孝,只有h泉路上再侍奉母亲罢了”。

        三弟洒泪而别,自此何参将一门心思等Si,这几日原本乌黑的头发都变得花白了。今日锦衣卫持了圣谕来到刑部大牢,何参将还道Si期已至,不料听来的却是释他出狱的消息。

        何参将又惊又喜,向锦衣卫侍卫打听,这才知道J鸣驿丞杨凌进京做了太子侍读,那个当初根本不曾被他放在眼里的小小驿丞,竟然仗义直言冒Si进谏,在陛下面前为自已摆功抿过,这才得出生天。

        虽说兵部将他降为一个小小的百户,贬至广西偏远之地,但相对原以为必Si的心理预期,这已是好得不能再好的结局。

        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。现在何参将心中,杨凌无异於他的再生父母,象他这种传统的武将,固然有许多缺点毛病,但是忠义耿直、知恩图报的信念,却是从小就深植在心中的道德标准。

        何参将去广西上任并不急於一时,但家中老母病危,若临Si不能见上一面实是天大的憾事,所以归心似箭。一领了兵部的任命文书,他立即赶来杨府,想拜过救命恩人後便立即返乡。

        何参将来到杨凌门前,却见院门儿上挂着一把铜锁,何参将不由一怔,听锦衣卫的人讲,杨侍读进京,他的夫人是随同前来的,为何家中无人?

        衚衕里一个摆摊卖鞋垫、绣帕兼卖瓜子、大枣的老头儿看见了,扬声问道:“嗨,你是谁呀?是杨侍读杨大人家的客人麽?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