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着他先整体看这三道题,没发现有什么特别的联系,开始始思考《中庸》这一篇文怎样破题。
这一题是“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”,出自“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。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”。
是一个简单的截搭题。
县试试题第一场都得从四书里出,一千年来早就把能出的都出了,慢慢就出现了截搭题。
意思如名字,把这一句话和那一句话里的几个字截出来,放在一起,搭成一道新的题。
像这种就是简单的,牛头不对马嘴、让你无从下手的那种,才是真的难。
顾思边磨墨边思考。
考虑清楚后,先拿了一张纸,把破题、承题、起讲、入手,这四个部分要讲的要点写出来。
想了想,干脆把起股、中股、后股、束股,要讲的要点也写清楚了。
后边的八股要有对偶,他平时都是直接写,在草稿上改的,但是考试嘛,就是草稿纸也得整齐一点。
写完后,顾思开始打草稿。他常年练习写作,每天至少一篇,又刷过本府各县的历代县考题和府考题,早已经写成了习惯,一旦有了思绪,下笔很快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