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求假弃真?修假?什么意思?”童姥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慕容复道:“我师父若真喜欢秋水师叔的小妹,就该追求她小妹,可师父并未如此做。实际上师父他从来喜欢的就是自己所幻想的事物,他幻想之中的东西,是集合了现实之中人的优点,而没有缺点。可秋水师叔是活生生的人,也吃五谷杂粮,怎么可能没有缺点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因此我师父在秋水师叔临盆后,就把自己心中完美的形象,雕刻为玉像,终日痴迷于玉像,对秋水师叔爱答不理。秋水师叔气不过,找了一群美少年,当面气我师父。我师父也只是气的拂袖而去,并无吃醋的意思。秋水师叔心灰意冷,便离开了我师父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们三位长辈,最小的也八十多岁,本不应该由我这个年轻人来说。可你们三位,都陷入贪嗔痴三毒之中,不能自拔,我不得不指点迷津。我师父是沉沦颠倒梦想,远离世间法,最终陷入虚妄之中,这是嗔痴二毒所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师伯你和秋水师叔,也都是贪嗔痴三毒俱全,所求师父之爱,求之不得,五蕴盛,怨憎会。本是同门的师姐妹,理应相亲相爱,可是一生争斗,争我师父的爱。可伱们谁也得不到,岂不是争了一个空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师父是谁也不爱,他只爱他自己!他的爱,只是一场空!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!”

        慕容复长篇大论完,天山童姥一时痴了,回忆前尘往事,只觉得自己此生十分可笑。

        尤其和李秋水的争夺,争来争去,果然就是一个“空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天山童姥本不该是如此贪嗔痴之人,她道学修为极高,佛学修为也足以和少林寺灵门方丈坐而论道,可以说是儒释道三修。

        可终究是度他人易,度自己难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