却是杨赐将自己的看法说完,见没人询问,就直接开口进行下一个环节“议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常朝上,一个事情述议出结果通常出是分三步走的,先是“述”,也就是按品轶陈述自己的想法,在这个过程中其他人可以cHa言询问在陈述的官员,以便修改自己的观点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全部需要陈述的官员说完自己的观点之後,就进入“议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很多时候百官对一件事情不可能达成一致意见,但是又不能按投票少数服从多数来决定,所以在陈述完之後就会进入议论的步骤。

        在“议”的阶段就不像“述”那麽和气了,这时候可以点名要求和别人议论,也就是经常能听到的“敢问……”这时往往会几个人轮番追着一人质疑,也会有厉害的舌战群儒,一个人对着一群人穷追猛打。

        通常骂脏话乃至打架斗殴甚至拔剑互砍都是在这个阶段发生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没办法,有些人说不过恼羞成怒之下就忍不住动手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述议的时候,只要皇帝愿意,随时可以亲自下场。

        其实刚才在“述”结束,刘宏就可以直接开口做决定,从而跳过“议”的环节,只不过刘宏考虑到之前“述”的时候袁术曾明确表示反对,如果他直接就提前决定了,不给袁术“议”的机会,这个袁家嫡子的面子上须不大好看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因为涉及宗室子,直接强势决定不大妥当,因此他才按捺住X子,决定继续按流程进行。

        不然依照他的X子,如此优秀的宗室子,还需要“议”?

        “议”的时间没有定制,有些重大事项之所以一直悬而未决,就是因为历经数次朝议还是谁也说服不了谁,迟迟议不出个结果来,到那时就只有两种选择,要麽暂且搁置,放在一边,先去做别的,要麽就由皇帝乾纲独断,直接拍板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