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在杀死那些试图彻底攫取他们的权柄与利益的流官之后,便既不战也不和,陷入了一种诡异的“停止”状态。
现在人家还没明确表态,愿意接受朝廷招抚呢。
所以这时候还要嘉奖他们之中不愿附从李仁孝造反的首领,基本上是无法落实的。
不过杨沅不管那个,威慑已经给的够多了,该有的怀柔措施必须跟上。
现在它有没有用无所谓,能用这种杀鸡儆猴的方法,让那些游移不定的西夏贵族心中的砝码,更倾向大宋一端就好。
对于杨沅的“建议”,官家赵惇自然是完全接受。
所谓的监国二大王,全程都是个陪客,根本就插不上嘴。
杨沅得了官家的表态,便对三法司道:“李仁孝虽曾是大白高国皇帝,但既已归顺我大宋,接受我大宋皇帝之册封,便是我大宋之臣。
其叛逃之举,即为谋逆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”
杨沅冷笑一声:“他如今是大宋之臣,早已经不是皇帝了,却还不知收敛,不肯安分。
昔年,南唐李煜只是写了一句‘故国不堪回首’,我大宋太宗皇帝,便以其‘心怀怨望’为由,将其鸩杀,何也?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