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是李师师在这儿,大可与梵清小尼姑好好地辩一番经义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杨沅于佛道经典并无涉猎,哪里比得了梵清的造诣精深,哪怕不以为然,他也无从搭话。

        好在,梵清并不觉得他是被自己说的哑口无言,只道他是因为被自己所救,不愿顶撞恩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原文在六#9@书/吧看!

        于是,梵清便主动说道:“而你道家思想,同样认为肉体乃是皮囊,真我乃是元神。

        元神非如我佛家思想,由内而外,以阿赖耶识为本我。

        在你道家思想中,元神分作并行的三个部分,是为胎光、爽灵、幽精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胎光乃生命之光,爽灵代表着聪明智慧,幽精代表着七情六欲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梵清于道家思想,竟也比杨沅精通:“能往生转世的,只有胎光。胎光做为一抹真灵,往生来世,它会因为来世所遇到的人,所遇到的事,诞生或结合新的爽灵与幽精,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元神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所以,来世的你,已不再是今世的你,至少不是一个完整的今世你。因此,道家才执着于修今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