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不容易劝得各方分开,得以通过,前方却已经失去了跟踪的那条船的踪影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不死心,又追了一阵,眼见前方河道不止一条岔道,根本无法辨别那条船驶向了哪条岔道,又唯恐探查的行为被人查觉,只好放弃了追踪。

        为谨慎起见,他们没有马上返回,而是先寻到一处灯火明亮处上岸,寻到一处酒馆,点了几样小菜,耐心吃了顿酒,这才登船离开。

        消息报到老苟叔那里,老苟叔断定那个假会子印制的赃点,应该就设在萧山,但他没有马上派人前往萧山调查。

        以这个时代的特点,哪怕是萧山这种比较兴旺繁华的地方,若有外人走动探查,哪怕不曾向当地人询问什么,也必然会引起有心人警惕。

        老苟叔隐约记得,杨家的产业似乎与萧山这边有些联系,便回来询问鹿溪。

        老苟叔从鹿溪这里了解到,杨家的确有些丝绸方面的上游产业,是与萧山首富南风迟有合作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,老苟叔便安排了一些探子扮作小二伙计,跟着鹿溪派出的两位管事去了萧山。

        管事以和南风迟家订购货物为由前去,只消寻个理由在该地多住几日,这些随从中的探子就有机会散布于镇上,秘密查访可疑的人家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