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因为三方辩论之激烈,各方都忽略了他。
既便偶尔有人想起他来,也认为是因为他与张宓众所周知的恩怨,为了避嫌,才脱身事外。
这倒是让大理寺和刑部松了口气,因为他们都认为,杨状元的一支妙笔,比萧榜眼和卢探花加起来还要犀利。
如果杨沅也出面,那就更加招架不住了。
而杨沅这段时间实际上正在筹谋着另一件事,他如今怎么可能手上就只一件事,了结一件再办一件。
赵瑗打算去巴蜀一带巡幸,这在大宋历史上都是很罕见的行为。
皇帝一旦成行,对于金国和西夏来说,必然会有一番解读。
要让对方做出什么样的误判,这就要对巡幸过程中做些什么进行巧妙的设计了。
其二就是,皇帝避开临安这个风口,是出于谨慎原则,留下一个可以收拾残局的人。
所以,赵瑗不在临安期间,副皇帝阁下可以干些什么,可以干到什么程度,给官家预留哪些扣子,一旦事不可为时,好让他及时回来收拾残局,这些都要预先进行设计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