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见群情汹汹,赵瑗有些沉不住气了,望向三法司,问道:“大理寺,杨沅骂死万俟卨,触犯何罪?”

        大理寺卿吴书刚和司法界的另两位大佬统一了意见,便捧笏出班,信心十足地道:“臣启陛下,律法中相关者,唯有‘骂詈罪’,而‘骂詈罪’条例之中,并不涉及这种情况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晋王赵璩喜道:“那就是没有罪喽?我就说嘛,是万俟卨身体朽败,大限将至,和杨沅有什么关系呢?

        他喝口粥可能也要呛死,难道那粥也有罪?要是判杨沅有罪,那大家以后说话可都要小心了。要是有人不小心自己老死了,怪到你头上,你可说不清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肖鸿基悲愤地道:“官家,不杀杨沅,天下不定、人心不平、朝纲不正啊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臣请斩杨沅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臣附议!”

        即将下岗的台谏官们又来神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汤思退略一思忖,出班道:“官家,孔彦舟已兵至颖州,磨刀霍霍。但亦有消息自颖州传来,言金帝仍希望我宋国表明态度,谨守和议,使两国仍能睦邻相处。

        臣以为,金人之疑虑,在于我大宋点了杨沅为状元。而杨沅廷对的内容,多有慷慨激昂之语,金人误会这将是我大宋今后的国策,心生忌惮,情有可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