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未经请示,擅取税粮挪作他用,又是不合法的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时间紧迫,救济迟了就可能酿成民变,如果你是当地父母官,这时你会如何取舍、如何决断。

        不得不说,宋朝科举,还是非常重视考生的实践能力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,一下子上升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,这格局、层次完全不一样啊。

        一部分平时只顾埋头读死书,不太关心这种层次国家大事的考生彻底麻爪,悲观地想着,我这就沦为三甲了?

        给个机会啊陛下。

        贡生里边的”大宋键盘侠“也是不少的,平日里好友聚会、谈论时事、指点江山,相关的内容讨论过许多,这个时候正好派上用场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关乎这种重大国策的事,先冒头不太好吧?不如等其他人先说?

        看看官家和众大臣的反应,我再说的话,岂不是更有把握?

        这么想的考生着实不少,因此官家出完了题,集英殿上顿时鸦雀无声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