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下顿时一阵轰动。
对我们现代人来说,从小司空见惯了的“追光”,在这个时代是根本没有人见过的。
他们也没有现代的灯光设备去实现这一效果,自然也无从想象。
但,杨沅把它搬上了舞台。
舞台下观众看不到的高处木梁上,一个人一手持火折,另一只手举着灯。
在他后边,还有一个人配合着。
他手中拿着一个喇叭状的东西。喇叭状的东西内侧,糊了一圈锡箔纸。
把这糊了锡箔纸的大喇叭往前一凑,罩在灯上,便形成了一束投光。
仅仅靠这一盏灯,光亮度是不够的。
但是在他们左右,还有两组人,三组光,投射成一束,便形成了足够使用的追光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