苗刘的行为,让五代十国时那些将领杀其君篡其位的遥远历史,一下子拉近到了眼前,像烙铁一样深深烙印在了赵构的心里。

        从此,赵构对于兵权,变得极为敏感,产生了一种执着的、病态的控制欲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,他只看到了苗刘的不忠,却忽略了张俊、杨存中、韩世忠这些忠肝义胆的将领们,还有成千上万的忠义勇士们在这过程中的忠勇无畏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只记住了自己在那段日子里日夜忧惧、时刻奔走在死亡线上的惨烈。

        却忽略了在这些过程中,又有多少汉家男儿依旧毫不犹豫地追随着他,抛头颅、洒热血,不离不弃!

        他的性格,决定了他的命运,也注定了他的难成大器。

        试想,这种性格的一个人,会忽略掉养子“随口而出”的这句话么?

        以殿前司都指挥使身份,坐镇殿前司,实则执掌三衙的杨存中,是他这一生中最信任的一员武将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存中是北宋杨门后人,当初赵构以兵马大元帅的身份往河北山东一带募兵时,杨存中便是大元帅府侍卫,昼夜护卫赵构的寝帐,

        在屡次危难中,杨存中也始终守卫在他身侧,一次次为他出生入死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赵构对于兵权虽然已经产生了一种病态的执着,但是对于杨存中,却仍是有着极大信任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