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军权的敏感与控制,他也同样经历了这样的心理历程。

        当初赵构以康王之身,承“兵马大元帅”之职,前往河东山东一带募兵时,他手头其实是没有一兵一卒的。

        那时他所有的兵马,都来自溃散的宋军或者义军队伍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队伍成分复杂,来源复杂,山头众多,忠诚度不一,换谁驾驭都要头疼。

        当时又正逢乱世,是大宋皇室的威信降到最低的时候。

        外边,有金国这个大敌,内部也是乱象纷纷。

        金人树立的伪帝伪军,号称起义却到处打家劫舍祸害百姓的义军,山东李昱、张遇;河北杨天王、透手滑;湖北李成;湖南钟相、杨幺;江西陈新、王权;福建广东范汝为;广西曹成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内忧外患之下,赵构还能把各路兵马都笼络在他一个光杆司令麾下,并最终让这些军头都对他俯首称命,自然是颇有手段和权谋的。

        那时候的他,对于军权也敢于放权。

        客观上,这些军头全都是自己拉起来的队伍,他不想放权也不行。

        主观上,五代十国时期频繁篡位的将领们给帝王们造成的心理阴影,已经太过遥远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