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沅的神情也严肃起来:“杨某此番出使金国,适逢二王反亮。二王与我大宋友好,待杨某如上宾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今离上京越来越近,杨某也在想,此去辽东,是否一言不发,一事不做。

        若能襄助太公一统东北,对我们宋国也是有利的,所以,杨某愿意与太公合作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听到“合作”二字,李太公心中微微有些失望。

        看来这位杨学士还是没有投效之意啊。

        杨沅在这一点上有所坚持,也是没办法的事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倒是想假意投效,那样他能做的无疑更多。

        但,哪怕是假的,只要有了投效这个事实,大宋那边就会有一群鸟人叽叽歪歪。

        就他们那操行,宇文虚中全家为国捐躯了,他们都不以为然呢。

        在他们看来,忠臣不事二主不仅仅体现在行为上,这个“名”也必须始终如一。

        打入敌人内部当然是可以的,但是派遣之初不是谍探,是被迫屈服后,再和故国暗通款曲的,那就失去了名节大义,已经令朝廷蒙羞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