喝过茶水后,半瞎也没有故弄玄虚,直直地对夫妻俩说,“这孩子命里缺水,如果你们信我的话,就取个沛字,大名就叫以沛吧!可以润泽后代,福气绵延。”
大字不识一个的夫妻俩听得是连连点头,于是小柱子就这样有了自己的大名——吴以沛。
他与杜英只差不到两岁,从小到大都是他们俩人常常一起跑出去疯玩儿。杜立雄夫妇也向来与邻里和睦,从没因为身外之物对这些老邻居区别对待,所以并不限制儿子的交际。
在吴以沛十四岁那年的某一天,本来天天与他一起上学堂的杜英那天突然没来,然后他再也没在学堂见过杜英了。
放学后他急不可耐地想冲到隔壁,却在挂满白幡的门前顿住了步子。一进自己家门他爹娘就拉住他叹气,说杜英这孩子命苦。
后来,他与杜英就不再是邻居了。
不过自打杜英带着杜俊搬到村东南角,吴以沛还是常常带着他娘做的饭菜过去,尤其是腌好的豆角咸菜,他知道杜英最好这一口。
吴以沛永远也忘不了的是他第一次走进杜英租住的屋子,那时杜英正在做饭,约莫是这大少爷人生中第一次做饭,屋子里烟味呛人,缭绕中钻出来的少年燎着半截眉毛,脸上东黑一块西黑一块。
见着这让人发笑的场面,吴以沛却一点也乐不出来。
自打他认识杜英以来就知道杜家家底丰厚,但他也从没拿杜英当过少爷,他只知道杜英是自己最信任的伙伴和最知心的朋友。现在看着平时五谷不分的好友这副窘样,他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。
他爹娘讨生活这么艰难,都还在勒紧裤腰带咬牙供他上学堂,杜英却再也没有机会念书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