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新民见状:“是不是读得眼睛疼?身体要紧,晚上还是早点睡,我看你屋里的灯都亮到十二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罗雁:“我们班好些人都学到两三点,我算睡得早的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么熬哪能行,刘银凤:“身体是革/命的本钱,还有半年才考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罗雁不喜欢让父母为自己操心,顺着说:“知道啦,我晚上早点睡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她说着早点,其实晚上还是打着手电筒躲在被窝里看书。

        每当这种时候,她都很庆幸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。

        和京市去年人均不到四个平方的住房面积相比,罗家的居住空间还算宽敞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罗新民早年在战场上立过功,左手没保住,左脚也不太方便,建国后组织上安排他在国棉八厂后勤处上班。

        人安定下来,自然想有个家,他就用伤残抚恤金买下丰收胡同13号院的这三间东厢房。

        搬进来的时候他手里头没余钱,只把左间房劈成不均匀的两部分,采光好的用来住人,靠里面的作为厨房,中间则是客厅和餐厅,右间是主卧室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格局到结婚有孩子都没变过,一直到77年,插队六年之久的罗鸿回城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