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里人互相帮忙,不用经过牙行抽成,于是两边约定每人一日二百文工钱并管一顿午饭,材料费则是三百文。
说干就干,张家兄弟问明了萧家的地址,就让宁凝先回去,他们俩去河道那里挖黄泥,随后就到。
这花费比宁凝预期的少多了,她心满意足地回到了萧家,和萧母商量,先盘东边和中间房子的土炕吧,今晚一家五口就都先在西边那间屋子凑合一晚。
总归萧家也没啥值钱的家什,那几张木床和木柜子在院里放一两天也不打紧。
萧母自是连声应下,宁凝并萧家母子三人就先将两间房子的家具都先搬了出来,等张家兄弟挑了黄泥过来,直接就开工了。
这土炕盘起来其实很快,又有宁凝这个工科狗在旁边监工,一个下午就将两个土炕垒好了,只要日头好,晾个两三天就能入住。
张家兄弟顺便帮宁凝看了看几间房子的屋顶,将漏雨的地方也补了补。
眼看着快到吃晚饭的点儿,宁凝就着中午炖好的骨头汤,打算做一顿臊子面。
这臊子面是后世西北流行的经典面食,不过此刻好像还没开发出来,宁凝一提这个名字,满院子的人都一脸茫然。
还是让萧母帮忙烧火,萧延朗帮忙洗菜,宁凝先和面,再把中午剩的猪肉都切片后烧了,挖了一勺上午炼的猪油,并白萝卜、葱花、青菜等切成碎丁,一并下锅炒成肉臊子盛在盆里,这一盆臊子够全家吃两三顿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