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贵虽然有意推诿,但他能做那么多年生意,明显对这一行还是有热情的。阎娇娇拿做脚店这一行的事情跟他聊,两人从路边野店如何招揽顾客,如何提升服务降低成本,到如何做大做强,尤其是阎娇娇提出了连锁酒店标准化经营之后,朱贵的屁股便离不开板凳了,压根儿忘记自己要想办法溜走的事情,跟阎娇娇在那里说的眉飞色舞,甚至还幻想了一把将店开去东京城的野望。
没办法,这年头但凡做生意的,谁不想去这世间一等一的地方试一番深浅啊。
“我先前去东京,也见识过樊楼……没见识的人只觉得它高大巍峨,但在咱们眼里,它不过是仗着关系,在七十二家正店里经营的略好些罢了……这世间店千千万,若没有榷酒令在前头,它们生意如何还未可知。”朱贵聊到兴头上,忍不住大放厥词。
榷酒制度,也称为榷酤或酒榷,始于汉武帝时期,但在宋代达到了顶峰。这一制度的核心在于官府对酒的生产和流通进行全面控制,通过专卖酒类来获取高额利润,以支持国家财政。
在我国古代,其实酿酒一直是被严格管制的,因为在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下,粮食从来都没有充足过。对统治者来说,让百姓吃饱饭可比喝到酒重要多了。毕竟人吃不饱饭会死,但不喝酒却没事。
况且,一旦开放酿酒,对于大地主大贵族们来说,把粮食变成酒卖出去,可比卖粮的收益要多多了,至于那些会不会造成更多的庶民饿死,肉食者们可从来不会考虑这个问题。
类似“羊吃人”的故事,在历史的每一个缝隙都有可能发生。之所以没有发生,不过是有些人阻止了这些事罢了。
汉代以前,因为粮食太过稀少,以及商业的不发达,酒是贵族们专享,一般人不太会牵扯到其中,所以对其限制不多。在汉到宋之前,则是禁酒、榷酒、税酒轮流上台。禁酒多在天灾人祸,粮食产量不丰的时候出现。所以王朝的开端,以及历史上著名的灾年,朝廷都命令禁酒过。而等王朝中期,国家富足,粮食产量溢出后,一般都会允许酿酒,于是榷酒和税酒轮番出台。这两种政策虽然千变万化,但是最主要的区别,其实是看谁是最主要的获利者。
榷酒是指由国家控制和管理酒的生产和流通,酒利一般归政府。而税酒则是普通商业税收中的一种,只要按律法纳税,经营并不受管制。
北宋之所以采取这种特殊的政策,就算拿商业发达来做遮羞布,说是特殊的情况下采取特殊政策,但其实大家稍微一思考就明白,这么做无非是——朝廷没钱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