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条顺遂的时间线,直到2003年弗雷娜船难的时候,中断了。
她知道沈思过也是船难的幸存者,但昨天赵医生提起的时候,包括今天在见到沈思过的时候,她都没有特别的感觉。
沈思过虽然喜欢打哑谜,看着却很正常,明明40多岁了,笑起来却还是天真腼腆的,仿佛生活很顺遂。
可就在那条顺遂的时间线上,在2003年的弗雷娜船难之后,她在沈思过的公开资料上,看到了精神病院的治疗经历。
2003年之后,他在“向光精神康复中心”住了两年——就是印在《弗雷娜》手册一角的那个“向光精神康复中心”——治疗项目是“重大事故创伤后应激障碍”。
看到这里,她点击鼠标的动作停了下来,头脑嗡嗡作响,就好像上午在她头顶的那盏吊扇又响了起来。
她停了一会,继续往下点击,看到05年他出院后,开始在各种公益救助组织活跃。
包括他筹办《弗雷娜》的目的,也是想给船难的幸存者带来一些安慰,希望所有人的生活都能继续往前走。
她沿着时间线,一一点进沈思过参与和赞助过的公益救助组织:浩川地震心理重建援助,MU5745飞行事故心理干预,蓝盾心理救援中心心理急救……
把这些报道一篇不落地看完后,她脑海中的嗡嗡声消失了,变得静悄悄的。
在这片寂静中,一句话在她的脑海中冒了出来:原来真的有这种人。
“只要心怀希望,就有幸福感的可能性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